「恐慌症發作怎麼辦辦?我不想吃藥。」這句話我真的聽過好多次。恐慌症發作的時候,心跳快到像在跑百米、呼吸卡卡、手腳冰冷、腦袋一片空白,整個人像快要失控一樣。很多人發作時甚至會想:「我是不是快死了?」但其實,這是身體在面對壓力時的一種過度反應。
但問題來了——不想吃藥怎麼辦?
這篇文章就是要跟大家聊聊:如果你不想靠藥物,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自己慢慢穩定下來、減少恐慌發作的頻率,甚至讓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自然回到平衡狀態。
腦內快樂荷爾蒙與恐慌症的關係
想要克服恐慌症,首先要了解我們的情緒不是憑空出現的,它們背後有一整套「化學機制」在運作。這些讓我們感到快樂、平靜、有動力的物質,統稱為「快樂荷爾蒙」,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1. 血清素(Serotonin):穩定情緒、帶來平靜與幸福感
被稱為「幸福因子」,是情緒穩定的關鍵。血清素不足常見於焦慮、憂鬱、失眠等狀況。曬太陽、運動、吃含色胺酸的食物(如香蕉、堅果)都能幫助提升 。
2. 多巴胺(Dopamine):動力與成就感的來源
當你完成一件事、達成目標時,它就會釋放。能讓人感到滿足、興奮、有動力。
3. 腦內啡(Endorphins):天然止痛劑,讓你感到放鬆與愉悅
在運動、笑、聽音樂、吃巧克力時會分泌。能緩解壓力、減輕疼痛、提升自信心。
4. 催產素(Oxytocin):愛與連結的荷爾蒙
在擁抱、親密互動、與寵物相處時分泌。能降低壓力荷爾蒙、增強信任與歸屬感 2。
然有,有些因素會影響這些快樂荷爾蒙的分泌,例如長期熬夜、壓力大、缺乏運動、營養攝取不均、荷爾蒙變化(更年期、經前症候群、甲狀腺功能異常)等,都可能造成快樂荷爾蒙分泌部不足,間接導致恐慌症的發生。
恐慌症的生活型態調整
1. 營養補充
鈣、鎂、維生素D 這三樣營養素,很多人都缺!而且缺了會影響情緒跟睡眠。這三個營養素在我們身體裡扮演的角色,比你想像的還要重要。鈣不只是骨頭的原料,它還參與神經傳導、心跳節律,甚至跟情緒穩定有關。鈣離子如果濃度不穩,就容易出現焦慮、緊張、肌肉僵硬等問題 。鎂則是調節鈣離子進出的守門員,能幫助神經放鬆、肌肉舒緩,還能促進GABA(放鬆型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對改善焦慮、助眠非常有幫助 。維生素D除了幫助鈣吸收,還參與血清素的合成。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現憂鬱、焦慮、睡眠障礙等情緒問題 。所以如果你不想吃藥,先從補好鈣、鎂、維生素D這三樣開始,是最安全、最基本、也最容易開始的第一步。
🧷 參考商品頁面:Nelum D3 800 IU、Nelum 鈣、鎂、D3、Nelum 複合鎂 400毫克
✅ 高EPA魚油:抗發炎、穩定情緒
很多人以為魚油只是「保護心血管」或「抗發炎」,但其實,魚油裡的EPA(而不是DHA)對情緒穩定、抗焦慮、抗憂鬱的效果非常明確。有研究發現,EPA能幫助調節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進而改善情緒波動、降低焦慮感。而且現代人飲食中Omega-3脂肪酸普遍攝取不足,Omega-6(像是炸物、加工油脂)卻過量,這種不平衡會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也會影響腦部功能。
選擇魚油時,記得看「EPA含量」,不是總Omega-3越高越好,而是EPA比例高才是針對情緒的關鍵。「高EPA魚油」的標準通常是指 EPA:DHA 的比例達到 3:2 以上,甚至到 3:1。
✅ 色胺酸 Tryptophan:快樂荷爾蒙血清素的原料
色胺酸是一種人體無法自己製造的必需胺基酸,意思就是 — 我們只能靠吃進來。它是製造血清素(讓人穩定、快樂)和褪黑激素(幫助入睡)的原料,所以對情緒和睡眠都非常重要。
但問題是,現代人很容易缺乏色胺酸。因為我們吃太多加工食品、精緻澱粉、外食,這些食物色胺酸含量低,而且缺乏幫助它轉化的營養素(像是維生素B6、鎂),色胺酸就更不容易被身體好好利用。
如果你常常覺得心情低落、焦慮、睡不好,不是你不夠努力,是你大腦可能缺血清素的原料了。這時候補充色胺酸,或是多吃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像是蛋、豆類、堅果、香蕉),就是一個很自然又溫和的方式,幫助大腦慢慢恢復平衡。補充色胺酸的時間如果是在早餐飯後,可以幫助舒緩白天情緒、穩定心情。晚上飯後補充,則可以幫助入睡、改善睡眠品質。
⚠️ 注意:若正在服用抗憂鬱、焦慮藥物(如SSRI),不可同時使用色胺酸 Tryptophan,可能導致血清素症候群。
✅ Maca 秘魯人參:幫助提升能量與情緒穩定適應原 (Adaptogen)
Maca 是一種來自秘魯高原的根部植物,被稱為「秘魯人參」,在天然草本界算是很受歡迎的適應原Adaptogen。它的特色是能幫助身體在面對壓力時維持平衡,提升能量、穩定情緒、甚至對荷爾蒙調節也有幫助。
👉延伸閱讀:擺脫焦慮壓力與疲憊:如何透過草本適應原,不用藥物,提升生活品質
很多人年齡漸長後,會發現自己身體的協調性、耐力、甚至情緒韌性都不如以往。這時候,像 Maca 這類能幫助「恢復元氣」的草本補充品,就會變得很加分,尤其是在忙碌、壓力大的生活中,它能幫助你撐得住。但我還是想提醒一句:Maca 是輔助,不是解方。
它可以幫你撐一下、補一下,但真正能讓身體穩定下來的,還是要回到生活步調的調整。當你願意照顧自己,Maca 就會是你身邊那個默默加油的小幫手,而不是你每天都要依靠的「救命仙丹」。如要補充馬卡,建議早餐飯後補充最理想,可以幫助白天的精神能量提升、穩定情緒,避免晚上或睡前吃,因為可能會影響睡眠。
2. 釐清其他可能影響情緒的因素
若恐慌症狀反覆出現,就醫尋求專業醫療評估,排除內分泌相關疾病是必須的,例如: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女性在更年期(通常介於45至55歲)會經歷卵巢功能衰退,導致雌激素(Estrogen)與黃體素(Progesterone)分泌大幅波動甚至下降。這些荷爾蒙不僅影響生殖系統,也與大腦中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GABA、多巴胺)密切相關。雖然更年期本身不是疾病,但若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也應由醫師進行整體評估與必要的輔助治療介入。
甲狀腺功能異常:
甲狀腺是調節新陳代謝的重要腺體,其分泌的甲狀腺素(T3、T4)對大腦功能與情緒穩定有直接影響。當甲狀腺功能異常時,無論是亢進或低下,都可能出現類似焦慮症或憂鬱症的症狀。
3. 善用精油放鬆舒緩身心
4. 慢下來,是復原的開始
結語:給自己多一點耐心,你已經在慢慢變好的路上了
恐慌症的成因通常是多重且複雜的,可能與壓力、生活事件、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生理狀況等交互影響有關,也往往不是一天造成的。相對地,好起來也不會在一天之內發生。它需要時間、耐心,以及整體的調整。
復原是一段旅程,不是一場衝刺。每一個願意為自己多做一點的選擇,都是走向復原的開始。給自己一點時間,也給自己多一點耐心。善待自己,相信自己,你已經在慢慢變好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