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憂鬱的第一步,不是振作,而是這件事

「我是不是能力太差、太脆弱了?別人都撐得住,為什麼我不行?」

心理師沒有給建議,只是輕聲說:「你已經很努力了。現在我們試著看看,能不能先允許自己不那麼完美?」

她眼眶突然紅了。

小芸工作多年,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擺第一。但她不習慣照顧自己,習慣壓抑情緒,覺得自己不能有失誤。直到某天,她在上班時突然崩潰,無法呼吸,被送進急診。

這樣的情況,在心理諮商中很常見。許多憂鬱症患者的痛苦,不只是單純的情緒低落,而是來自一種深層的自我攻擊。「我不夠好」、「我讓大家失望了」、「我是不是沒救了」。這些聲音像是無情的拳頭,一次又一次地打在心上。他們通常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太努力了—努力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再用力地否定自己。

我曾經也是那種對自己非常苛刻的人,常常在心裡責備自己,讓生活變得很辛苦。但重要的是,我想讓大家知道:好起來是有可能的,而不是靠「振作」就能做到。真正的療癒,其實是從「自我接納」開始的。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為什麼自我接納能真正帶來療癒,也會談談我自己的療癒歷程,希望能為正在努力的你帶來一些幫助。

研究證實,憂鬱症和「自我接納」高度相關

在心理學與神經科學領域,有許多探討「自我接納」、「自我慈悲」如何影響人的生理與心理狀態。一個加拿大卑詩大學(UBC)研究團隊發表的研究發現,對具有憂鬱傾向的成年人進行「自我慈悲誘導」後,結果發現在壓力測試後的短時間內,他們明顯感受到心情好轉、焦慮減輕。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團隊的研究也發現,正念訓練融合慈愛冥想能提升人對自己的溫柔、理解與非評判的態度,從而降低壓力,支持醫護人員在疲憊中仍能維持專業關懷與效率。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接納自己不是心理上的安慰劑,而是在生理基礎上能真正幫助情緒調節。

當我們願意對自己溫柔一點,不再用「我怎麼這麼差」來和自己對話,身體也會回應我們的善意,讓壓力下降,讓情緒穩定。這也是為什麼在心理諮商中,心理師常常鼓勵個案「允許自己有情緒」、「不要急著改變自己」,因為光是這樣簡單的態度本身就具有療癒力了。

日常生活中,可以怎麼開始練習接納自己?

1. 覺察自己的語言

當你發現自己在心裡說「我真沒用」、「我怎麼又失敗了」,請先暫停一下。語言會影響思維,而思維會影響情緒。

2. 允許情緒存在

先不要急著討厭自己的情緒,承認它:「我現在真的很難過」、「我有點焦慮」。這不是軟弱,而是誠實。坦承,對自己很重要,也會讓你變得舒服。

3. 用溫柔的話語取代自我批判

當又冒出那種「我好討厭自己、我好爛」的念頭時,試著把它寫下來:(不寫也沒關係)

「今天我覺得自己很笨」

然後,在後面加上一句接納自己的話,例如:

「……但我還是努力完成了今天的工作。」

「……但我還是準時起床,去面對了一天的挑戰。」

「……但我還是關心了自己,讓自己感受到溫暖。」

練習用溫柔的話語去取代過去習慣的自我批判。長期下來,你會發現,即使情緒是負面的,你依然能看到自己值得被肯定的地方,情緒會變得穩定許多,比較不容易落入憂鬱的深谷。

4. 建立安全的傾訴空間

試著找一位樂觀、正向、善於傾聽的人傾訴,可以是朋友、家人,甚至是心理師。我的另一篇文章有壓力想找人訴說,但覺得心理諮商太貴嗎?便宜平價心理諮商資源一次看 有分享許多心理諮商資源。有些人可能對心理諮商有疑慮,擔心「被評價」、「被看穿」,或害怕過程中會感到更痛。但心理諮商其實不會審問或分析,這個過程更像是你租了一段「只屬於你自己」的安全時間,有一個專業的人坐在你對面,不帶評判地聽,陪你一起找出卡住的地方。

嘗試諮商,不代表你有問題,這就像去按摩放鬆肩頸一樣。你可以把它當作一次「情緒輸出的試駕」,嘗試過後如果覺得不舒服,你完全可以停下來。但如果它的確幫你鬆了一口氣,那將會是你給自己最棒的禮物。

5. 規律安排寵愛小享受和小旅行

你有多久沒有對自己好了呢?去吃一頓營養的早午餐、泡個精油熱水澡、聽一首喜歡的音樂、到山中小旅行吧!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都是在告訴自己:「我值得被好好對待。」懂得照顧自己、適時休息與放鬆的人,較不容易陷入長期的情緒低落或憂鬱。

我有一位朋友就是這樣的典範,他非常懂得為自己畫下健康的界線。當工作量過多時,他會主動告訴主管自己已經達到負荷,並清楚說明無法再接更多任務。他不讓工作侵占生活的空間,反而會刻意留白,規劃自己的私人時間、定期參加路跑、按照運動課表鍛鍊、安排行程去旅行。每次見到他,總是被他的健康和朝氣感染。這樣的生活態度,很值得學習。因為當你願意疼愛自己,保護自己的界線,你才能在日常中找到平衡,也能讓自己活得漂亮、活得自在。

6. 平常心看待復原的波動

憂鬱症的復原不是直線的,有時候會好一點,有時候又掉下去。這不是失敗,是過程的一部分。就像海浪有起有落,情緒也是如此。復原的起點,不是「變得更好」,而是「先接納現在的自己」。當你願意放下對自己的拳頭,轉而用雙手擁抱自己,那份溫柔的力量,會慢慢帶你走出黑暗的。

結語

我曾經也是那種對自己很狠的人,常批判自己這個做得不夠好、那個不如人,逼自己去迎合許多人、事、物。那段日子真的很累,彷彿怎麼努力都不夠。後來,我開始透過閱讀、走出去參加不同活動、認識許多人,一點一滴地療癒自己。慢慢地,我學會不再用嚴苛的語氣與自己對話,懂得幫自己劃界線、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也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下。現在即使在工作中遇到做不好的時候,我變得很快能放過自己,轉念成:「那又怎樣?」我下次會做得更好就好了!這份灑脫,真的好舒服。

你不需要完美,才能值得被愛。你現在的樣子,已經很好了。追求完美只會讓人焦慮與疲憊;允許自己「只是做自己」,才是最自在、最安心的狀態。我希望你也能走到這個階段,因為放過自己的感覺,真的很棒。

延伸閱讀:
▶ 關注Serena歡迎追蹤IG請私訊跟我說一聲你是從部落格來的喔,我會很開心收到你的訊息)
▶想看更多健康相關文章,歡迎造訪快樂新知專區
▶ 預約健康講座、合作洽談歡迎填寫表單  

若您有任何健康上的疑慮或不適症狀,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意見或諮詢合格醫療人員,本文不構成醫療建議,相關說明請見免責聲明。本文歡迎社群分享,如需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繫,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與原文連結。Serena The Health Coach保留著作權 Copyright © 2024 Serena The Health Coach
Serena The Health Coach

✢ 美國ACE認證健康指導教練、公共衛生碩士、健康講師 ✢熱衷傳遞健康知識,進而幫助大家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