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草本療癒 Herbalism 這個詞對多數人來說可能相對陌生。許多人或許聽過洋甘菊、薰衣草,知道可以泡來放鬆助眠,卻不一定了解,在西方的自然療法體系中,草本療癒 Herbalism 是一門完整、且歷史悠久的學問。
這些日子來,我投入大量時間學習西方草本療癒的相關知識,從經典書籍到現代草本療癒師的實用分享。越深入了解,我越被這套系統的溫和力量感動—它不只是「喝杯草本茶放鬆一下」這麼簡單,而是一種透過植物的力量,來幫助我們身心回到自然節奏與健康狀態的生活實踐。
什麼是 Herbalism?
Herbalism,或稱 herbal medicine,是一種利用植物來促進健的傳統知識與實踐方式。在西方,這套系統發展自古希臘、羅馬、阿拉伯、印度醫學與歐洲民間智慧,直到現代仍被廣泛運用於自然療法(naturopathy)與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中。
然而,在台灣,「自然療法」與「功能醫學」仍不算主流,甚至常被誤解為缺乏科學依據,這讓我覺得非常可惜。其實,許多植物的療效早已被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不少現代西藥的活性成分也是從植物中萃取而來,例如阿斯匹靈來自白楊樹皮、嗎啡來自罌粟、奎寧來自金雞納樹。這顯示植物不只是民間智慧的象徵,更是現代醫學的基礎之一。
草本療癒不止關心哪個草藥治哪個症狀,更著眼於整體健康與系統平衡。植物不只是藥,更是一種與自然建立連結的方式,它們支持的不只是身體的復原,也包括情緒與能量的穩定。
西方草本療癒的基本分類系統與作用原理
西方 herbalism 強調依照植物對人體的作用進行分類,以下是幾個常見系統。在日常應用上,草本可以透過多種形式攝取,例如茶飲(適合日常保養與放鬆)、錠劑或膠囊(方便補充特定成分)、酊劑(高濃度植物萃取,吸收速度快),也可作為 外用油膏或浸泡液使用。不同形式的選擇,取決於需求、生活習慣與個人喜好。
Nervines 神經滋養型草本
Nervines 是一類專門滋養神經系統的草本植物,它們與傳統藥物的思維不同,沒有直接的藥理作用。這一系列草本就像營養食物能滋養身體一樣,被認為能幫助修復因長期壓力、焦慮或疲憊而耗損的神經系統。它們的作用並非立刻鎮靜,而是長期支持神經恢復平衡。
常見的 nervine tonics 包括:
✅ 燕麥稈頂部(Oat Straw Tops):幫助修復長期疲憊與神經耗損。
✅ 美國黃芩(Skullcap):透過活化 GABA 幫助安定情緒、減少焦慮。
✅ 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又稱貫葉連翹,部分用於輕度憂鬱,但與多種藥物有交互作用。
✅ 纈草根(Valerian):傳統用於緩解焦慮、壓力與改善睡眠。
Adaptogens 適應原
Adaptogens 是一類能幫助身體適應壓力、恢復平衡並增強整體韌性的植物。它們並不是直接抑制症狀,而是透過調節 下丘腦–腦下垂體–腎上腺軸(HPA axis) 及免疫系統,支持身體在面對生理、心理或環境壓力時維持穩定狀態。
適應原的特點是「雙向調節」,也就是說,它們能在需要時提升能量,在過度緊繃時幫助放鬆,讓身體回到平衡。例如在壓力大時,它們能減輕皮質醇(cortisol)分泌過多帶來的影響;在能量低落時,則可幫助提升活力與專注。
常見的適應原包括:
✅ 黃耆(Astragalus):增強免疫功能,支持長期耐力。
✅ 刺五加(Eleuthero):改善體能與專注力。
✅ 聖羅勒(Tulsi / Holy Basil):調節壓力、穩定情緒。
✅ 印度人參(Ashwagandha):減輕焦慮、幫助睡眠與荷爾蒙平衡。
與 nervines(神經調節類) 不同的是,適應原並非專注作用於中樞神經,而是全面調整全身的壓力反應系統,適合長期調理、增強抗壓與復原能力。
協助身體適應壓力、平衡免疫與荷爾蒙系統。與 adaptogens(適應原) 類似,nervine tonics 也能幫助應對壓力,但 adaptogens 多影響荷爾蒙系統,而 nervine tonics 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兩者在日常調理中可以互補搭配使用。
Nootropics 健腦類草本
Nootropics 是一類能支持大腦健康與認知功能的植物,著重於長期養護,而非短暫刺激。它們可幫助提升專注力、記憶力、學習能力與思維清晰度,同時保護腦細胞免受氧化壓力與發炎的影響。
與咖啡因等快速提神物質不同,nootropics 草本通常透過促進腦部循環、支持神經傳導物質平衡 與減少氧化壓力來改善腦部表現,因此效果更溫和持久。它們與 adaptogens 或 nervines 搭配時,既能提升思考表現,也能維持情緒與壓力的平衡,達到全方位的腦部保養效果。
常見的草本 nootropics 包括:
✅ 迷迭香(Rosemary):增進清醒感與記憶力,香氣吸入亦有助提升專注。
✅ 猴頭菇(Lion’s Mane Mushroom):刺激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生成,有助於神經修復與再生。
✅ 積雪草(Gotu Kola):提升認知與集中力,並支持情緒穩定。
Carminatives 健胃驅風類草本
Carminatives 是一類有助於促進消化、減輕脹氣與腹部不適的草本植物。它們能放鬆腸胃平滑肌、減少腸道痙攣,同時幫助氣體排出,因此對餐後腹脹、消化不良或緊張型腸胃特別有益。
這類草本的作用原理,主要來自其中的芳香精油與揮發性化合物,它們能溫和刺激消化液分泌、促進腸道蠕動,並具有輕度的抗菌與抗發炎作用。
常見的 carminative 草本包括:
✅ 茴香(Fennel):促進消化、緩解腹部痙攣。
✅ 生薑(Ginger):溫暖腸胃、促進循環與代謝。
✅ 肉桂(Cinnamon):刺激消化、減少腸胃寒涼不適。
✅ 香菜籽(Coriander seed):平衡腸胃、減少腹部沉重感。
Carminatives 不只適合泡茶飲用,也經常在日常料理中出現,成為兼具美味與健康的香料來源。對於經常感到餐後脹氣、消化緩慢的人來說,將它們融入飲食或茶飲中,都是溫和又天然的腸胃保養方式。
Liver Herbs 保肝類草本
保肝類草本是指能支持肝臟健康、促進解毒與修復功能的植物。肝臟是身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負責代謝藥物、環境毒素與體內廢物,同時參與荷爾蒙與膽汁生成。長期壓力、飲食型態不健康、酒精與藥物使用都可能使肝臟負擔加重,而保肝類草本能藉由增強肝臟抗氧化能力、減少自由基損傷、刺激膽汁分泌、幫助脂肪消化與毒素排泄,強化肝臟功能。
常見的保肝類草本包括:
✅ 蒲公英根(Dandelion Root):促進膽汁流動、支持消化與輕度利尿。
✅ 薑黃(Turmeric):含薑黃素(curcumin),具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有助於降低肝臟發炎。
✅ 朝鮮薊葉(Artichoke Leaf):刺激膽汁分泌、支持膽囊與肝臟功能。
✅ 甘草根(Licorice Root):具抗氧化與抗發炎特性,但需注意長期過量可能影響血壓。
保肝草本可作為日常保養的一部分,例如在餐後泡茶飲用或製成酊劑。但若已有肝臟疾病或正在服藥,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確保安全與避免藥物交互作用。
Herbalism:不只是古老的智慧,更是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
我一直覺得,Herbalism 不只是古老的療癒智慧,更是重新學習建立我們與大自然關係的方式。無論是泡一杯洋甘菊、沖一壺檸檬香蜂草,或在飲食中搭配熟悉的中藥材,這些都是在與植物、與環境建立連結,也是在檢視自己的身和心,整合身心靈的過程。
如果你和我一樣本來就喜歡中藥、中醫、針灸、芳療等自然療法,那麼我邀請你繼續追蹤我的植物療癒系列文章,和我一起走進西方 Herbalism 世界。它與中醫的核心精神其實相通,同樣尊重自然、講求整體平衡,也重視預防與日常調理。不同的是,西方草本療癒是以另一種文化的語言與分類系統,帶來更多元的自我照護方式。
願我們都能在日常生活的每一次沖泡、每一次品嚐中,重新感受到大自然和我們的關係以及自我療癒的力量,用這份感動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