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健檢報告有紅字不知道該掛哪一科追蹤嗎?報告看不懂嗎?首先,給大家建立一個重要觀念 — 只要健檢異常出現紅字,一定要複檢追蹤!報告的紅字可能代表超標一點點,也可能代表嚴重到需要醫療介入,千萬不可輕忽。有些疾病的早期變化可藉由健檢發現,也有許多健檢異常數值可藉由生活型態調整就恢復正常,所以一定要善用健檢報告做好健康管理,把健康主控權拿回自己手中。本篇文章帶你詳細了解健檢後該如何安排複檢追蹤。
▶ 延伸閱讀:
健檢報告異常複檢追蹤頻率?
許多人看到健檢報告總結寫一大堆項目「建議複檢追蹤」,常常會不知該從哪裡開始,看一看之後就丟在一旁了。健檢異常項目複檢追蹤的確有分輕重緩急,報告中的「建議追蹤頻率」通常分以下四種,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端倪:
立即就醫
代表有健檢項目明顯「重度」異常,需要立即接受醫療介入。這種狀況通常醫院一得知結果,就會立刻通知本人了。舉例來說,曾有個案在健檢離開後當天的下午就接到醫院通知胸部X光發現有明顯異常影像。這種狀況建議盡快就診。
代表有健檢項目明顯「重度」異常,需要立即接受醫療介入。這種狀況通常醫院一得知結果,就會立刻通知本人了。舉例來說,曾有個案在健檢離開後當天的下午就接到醫院通知胸部X光發現有明顯異常影像。這種狀況建議盡快就診。
3個月後追蹤
代表有健檢項目「中重度」異常。例如,低密度膽固醇 LDL 220mg/dl(正常值應小於130mg/dl),醫師會建議從事生活型態調整後3個月追蹤。建議3個月後追蹤代表這種數值需要你的「密切關注」, 3個月後複檢後若沒改善,有很高的機率需要進一步醫療介入,例如開始用藥。
6個後追蹤
代表有健檢項目「輕中度」異常,雖然這個建議沒有到「3個月追蹤」那麼強,但也離3個月後複檢追蹤不遠了,所以也必需依照建議,不可輕忽。
每年追蹤
代表有項目「輕度」異常。例如,腹部超音波發現膽囊息肉,醫師會依照家族史、息肉性狀和大小等資訊給出建議,有可能會寫出每年追蹤一次的建議。
健檢報告異常複檢追蹤追蹤掛哪科?
當你不知道該掛哪一科,可以參考以下作法:
✅ 常見的代謝三高問題→ 掛家醫科。單純三高問題,掛「診所」的家醫科就可以,不一定要到大醫院。
✅ 異常的項目如果跟器官相關 → 掛器官主管醫師的專科。舉例來說,大腸鏡有息肉掛直腸外科或肝膽腸胃科,乳房超音波異常掛乳房外科,婦科(子宮、卵巢)超音波異常掛婦產科。那麼骨骼系統異常呢?當然就是掛主管骨頭的骨科醫師。
✅ 真的不確定是哪一科的問題 → 掛家醫科。
家醫科除了可以診治常見的感冒、慢性病以及提供預防保健諮詢以外,許多初期症狀不典型的疾病,都可以先至家庭醫學科給醫師評估,若有需要,醫師會再幫忙轉診至適當的專科。所以,當你不清楚要看哪一科時,家醫科通常就是最好的選擇。
健檢複檢追蹤可不可以合併科別,不要跑那麼多科省時間?
一般來說,三高問題「可能」可以合併在某些專科一起就診,例如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或一般內科。也就是説,如果你同時有三高和心臟的問題,「可能可以」在心臟科師一同診治三高和心臟的問題。注意!這邊一直強調「可能可以」的原因是,能不能看一科處理你的所有健檢異常項目,最終還是要給當科醫師決定,因為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例如病患的個別狀況和健保給付規則等。如果你有合併就診的期望,可以跟醫師詢問,只要情況允許,醫師通常很樂意幫病患解決困擾,幫病患節省時間的。
另外,建議大家可以善用診所醫療資源,很多狀況其實不需要跑到大醫院,例如三高問題在診所複檢追蹤即可,診所一樣可以抽血複檢和開藥,又可以省下許多等待的時間,也可以節省不少掛號費。同樣的,如果只是單純定期追蹤婦科超音波、乳房超音波或腹部超音波,也可以到婦產科和肝膽腸胃科診所即可,現在坊間已經有許多這樣的診所。如果有一天你需要的檢查或治療超過診所能提供,診所也會幫你寫轉介單、建議你轉到大醫院。轉介單上面會有醫師寫的詳細病史說明。
之後還要一直追蹤嗎?
需不需要持續追蹤複檢需要個別化來討論,因為這和個人的異常數值、家族史和個人病史等因素相關,第一次就診後,醫師會依照狀況給出後續追蹤頻率建議,如果醫師沒有說,你也要詢問。
一般來說,三高(血壓高、血糖高、 血脂肪高),這些都是需要持續追蹤的項目,追蹤的頻率會依照數值的高低而有所不同。平時除了到醫院定期追蹤複檢以外,也建議高血壓的患者必須自己在家準備一台血壓機,定期量測。日常保健食品的保養上,紅麴有助於膽固醇管理、Q10 則對心臟能量和血壓有幫助、鉻能夠幫助調節血糖。建議可與醫師討論,考慮適度的保健食品的補充,輔助長期的健康管理。積極的自主健康管理對健康的改善遠比找醫師看診更重要。
若三高的數值已經高到保健食品與生活型態調整無法控制,必須用藥物介入時,也必須遵照醫師指示,規律用藥。三高藥物的長期處方最多只能開3個月,而且必要時,醫師會安排抽血追蹤膽固醇的控制狀況,所以必須每三個月定期回診。
‼️ 提醒,紅麴活性成分 Monacolin K 其實和降血脂藥物 Statin(史他汀類)成分類似,所以不能和降血脂藥物併用,避免造成肝臟或肌肉的副作用風險。另外,紅麴在作用的同時,也可能會降低體內輔酶 Q10 的水平,所以如果有使用紅麴,建議額外補充 Q10。
其他的狀況,例如乳癌家族史的乳房纖維囊腫患者,醫師可能會建議每6個月回診。有些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大腸息肉患者,醫師可能會建議每年追蹤。這些建議都是個別化的,沒有標準答案,需要遵照醫師的建議,定期回診。
特別注意,如果你已經在專科定期追蹤,就以專科定期追蹤為主,切忌因為健康檢查中斷追蹤。有不少個案因為參加公司健檢的日期和追蹤日期相近,就沒去專科追蹤,然後在健康檢查的時候另外加選項目當作追蹤,這樣是本末倒置的。一旦你已經有異常項目接受專科醫師的治療,或專科醫師請你規律回診,就代表你的狀況可能已經進入疾病狀態,有疾病狀態當然要一路跟著專科醫師走下去。
複檢追蹤是小麻煩,幫你避免以後的大麻煩
曾經聽過許多個案說複檢好麻煩,不喜歡抽血,所以不複檢。如果你真的很怕麻煩不想抽血,那麼現在更應該乖乖的去複檢喔,這些小麻煩出現的正是時候,它是一個上天給的提醒、是禮物,在幫你避免以後的大麻煩。現在這個階段,通常只要一點時間和關注,稍微調整一下生活,可以很快把健康主控權拿回自己手中的:)
▶ 延伸閱讀:
很棒的文章~很實用且很清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