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我寫下那篇 私中格致中學及新北語文資優班準備經驗分享 的文章,意外引起許多家長的共鳴。當時女兒Summer剛考上格致建北班,我也和多數家長一樣,既期待又有點忐忑。轉眼間,她已經在格致中學就讀一年多,逐漸適應了這裡的節奏與文化。這篇文章,我想以媽媽的角度,整理孩子在校這一年多的學習與生活經驗,分享一些我們對「建北班」的真實觀察與感受。內容會以建北班為主,因為我們主要的經驗也集中在這裡。對於其他像是格致班、雙語班、數理班的制度或氛圍,我的了解相對有限,但文中提到的學校制度與校園文化,也能作為家長們了解格致整體環境的參考。希望能讓正在考慮是否就讀的家長,對這所學校有更具體、也更貼近現實的認識。
📖 文章目錄
格致中學分班原則
格致中學目前的分班制度是:三個建北班(外考班)、兩個數理班(直升班)、一個雙語班(可外考、可直升),以及兩個格致班(可外考、可直升)。當初收到通知時,Summer 錄取的是建北班,我原本以為只有一班,心裡還暗想:「那應該是學業成績特別優秀的孩子才能進的班吧。」後來入學才知道,這一屆共有三個建北班。聽說前一屆只有一個,學校今年增加了名額。我想,學校會做出這樣的調整,一定有它的考量。實際上,目前觀察起來,三班孩子們之間的學業落差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直升的數理班的孩子成績也不差。目前看起來,這四個班的孩子都很認真、有潛力。
格致中學的學習氛圍
先說整體印象:格致建北班的成績普遍比周邊公立國中穩定。建北班一進學校就收手機(其他班不確定)這樣可以免除孩子被手機干擾、分心的機會。整體教學進度和考試頻率比公立學校緊湊許多,除了段考,還有週考、競試、默書與定期的小測驗。每週三最後一節是週考或競試,科目輪流。這讓孩子平時就保持複習節奏。
此外,格致每學期都會依照學生的學期總成績調整班級,並非考進建北班,三年都可以念建北班,若成績落後太多,可能會被調整到不同的班別。Summer 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成績較落後,在一年級下學期結束後,被調整到其他班級。該學生後來選擇轉學到公立國中就讀,結果他的成績在公立國變成名列前茅。這讓我感受到,格致的建北班學生的平均水平的確是比較高的。
雖然也許平時壓力較大,但也讓建北班孩子養成「平常就要複習」的習慣。在面對大考時,他們相對來說已經具備基本應考的水準了,比較不會有臨時抱佛腳的狀況發生。不過,雙語班沒有每學期調整班級的制度,因為課程設計較為獨立、具有專屬性,收費也不同。
格致中學的教學進度
格致中學的夜輔制度
私立學校大多有夜輔制度,格致也不例外,但並非強制。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留或不留,寒暑假也有寒輔和暑輔,同樣可以請假。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因為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在夜輔時間待在學校。如果孩子本身自律性很高,其實早一點回家,和家人一起共進晚餐、洗完澡後自己複習,也能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作為媽媽,我很喜歡孩子能夠早一點回家,畢竟這段陪伴的時間未來也不多了。夜輔的彈性,讓孩子可以依照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家庭生活安排時間,既尊重學生自主,也能讓學生兼顧家庭生活,我覺得非常貼心。
格致中學的豐富社團活動
學校每週二下午有社團時間,社團種類非常多,從運動類(桌球、籃球、跆拳道、飛盤、多元體能)到語言類(日韓文)、藝文類(弦樂、烏克麗麗、壓花、造型氣球、捏麵人)、甚至還有 YouTuber 社,由外師教授如何經營頻道。對我來說,這樣的安排非常重要,因為孩子不能只死讀書。固定時間接觸不同種類的活動,可以讓孩子發展多元興趣,也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
Summer有時候會因為考前一週暫停社團而非常不開心,因為她是一個既重視讀書,也很重視玩樂的孩子。我也覺得讀書和玩樂一定要並重,才能培養健康的身心,未來孩子在學習的路上才能走得長遠。社團活動不只是放鬆,更是一種平衡學習與生活的方式,這點我非常欣賞格致的安排。
除了每週固定的社團活動外,格致還有幾個特色校內團隊,例如「弦樂團」與「籃球校隊」,讓在特定領域有興趣或專長的學生能夠更深入發展。Summer 加入了弦樂團,擔任大提琴手。每週五下午有兩節固定的團練時間,學校通常會將這段時間安排在非主要學科課程(例如視覺藝術課)。參加弦樂團的學生需要在課後自行補做並繳交相關作業。雖然有些辛苦,但 Summer 非常喜歡這樣的安排。
這一年多下來,她隨著弦樂團參與了多場校內外的表演,演出前的練習雖然密集,卻也讓她的琴藝進步許多。每次站上舞台,她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與新鮮感,這也是課堂上學不到的珍貴經驗。身為媽媽的我,很開心看到孩子在繁重的課業之外,仍有機會培養其他興趣與團隊精神。
格致中學的優秀師資群
Summer 這一年多來回家常常會跟我形容遇到的各科老師們,他們真的是各有風格和特色,但幾乎都能感受到認真與投入。以下是我們特別印象深刻的幾位老師。
數學課彭榮中老師
數學老師彭榮中是一位非常受學生喜愛的老師,本身也是格致的畢業生。他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教學認真,白板總是寫得滿滿,個性幽默風趣,有時還會搞笑帶動全班情緒。Summer說有一次老師發現她有不懂的地方,還會在課堂上特別點她起來回答,確認她真的懂了才行,真的非常細心地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數學課後,老師也常會發各種練習卷與評量給大家寫,練習量很大,Summer 說:「只要有寫,成績一定會進步」。
地理課何明諺老師
地理老師何明諺也是格致的畢業生,是Summer印象最深、也很喜歡的一位老師。他年輕、有熱情,曾經是校排第一,上課節奏快、補充知識多,也會設計遊戲融入教學,讓課堂充滿樂趣。不過,他的課堂紀律非常嚴明,考試時交談或上課不專心會被直接零分處理。雖然他很兇,孩子們上他的課甚至有時會緊張,但感覺得出來大多數學生都很喜歡他、也很敬佩他,因為Summer說:「他雖然嚴格,但真的學得到很多東西」。
歷史課周雪玲老師
歷史老師周雪玲的是格致數一數二到資身老師,教學非常有熱誠,補充知識量大,課堂氣氛也算輕鬆,她常會用鼓勵制度讓學生主動學習。例如,全班若有一半以上的小考成績達90分,就可以玩遊戲放鬆一下。這種方式讓孩子覺得「考好有獎勵」而不總是「考不好會被罵」,效果有時反而更好。
生物課沈紋君老師
生物老師沈紋君同樣是格致畢業生,會用很多圖像與比喻的方式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Summer非常喜歡她。雖然她上課常抽問學生,讓人緊張,但Summer說:「雖然壓力大,可是學得最紮實的就是她的課。」很慶Summer國一生物課遇到了這麼一位好老師,讓她對生物充滿興趣。
理化課黃昭連老師
Summer曾經提過理化老師黃昭連上課時的語調比較平淡,但他的教學非常清楚,會用畫圖和筆記幫助學生理解,也常帶孩子做實驗,讓課程更有趣。我認為,並不是每個老師都需要用高亢或特別活潑的方式授課,我比較在意的是老師的教學態度和內容。孩子本身也需要去適應每個人不同的表達方式,畢竟未來他們出社會也會面對各種不同的人。調整自己去適應每個老師的語調和表達邏輯,也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環。孩子能從老師身上學到知識,並且感受到老師對學習的用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國文課施惠玲老師
孩子的班導師施惠玲老師,同時也是國文老師。即便平時行政工作繁多,仍用心準備課程,上課會補充許多筆記與講故事。她的上課風格很活潑,會安排定期的測驗,讓學生長期下來打好底子,維持一定的基本國文程度。
公民課洪士捷老師
公民老師洪士捷講課很直接乾脆,會在課程中做許多重點標註,也常用他獨有的幽默方式引發全班笑聲。孩子說:「他雖然有點嚴肅,但沒有人不喜歡他的課。」 這也讓我想到,以前我曾經很喜歡一位上「新聞英文」的老師,該名老師非常的嚴厲,以愛當學生出了名, 但我卻非常喜歡她,因為她教學非常的認真、要求非常高,我在他身上真的學到很多!我想真正想要學習的學生是會懂得欣賞認真的老師的,即便老師很嚴厲。
英文課簡雅婷老師
英文老師簡雅婷整體教學非常認真,常以「排」為單位進行分組積分競賽,冠軍排能獲得小禮物或加分獎勵。這樣的制度讓學生在日常作業與講義檢討時都更投入,也讓課堂氛圍保持活潑、有互動。
不過,對Summer來說,英文課的難度略顯簡單,即便是外師英文課的內容,她也覺得過於簡單。她從小就對語言相當敏銳,也曾通過新北市國中語文資優鑑定,因此在課堂中常會覺得挑戰性不足。我曾和學校溝通,提到其實格致有不少通過語文資優或數理資優鑑定的學生,是否能針對這些孩子提供一些延伸或額外的進階內容。學校表示,私立中學並沒有像公立學校那樣針對資優生「抽出上課」的制度安排,仍以全班統一教學為主。
我能理解學校在課程設計上需要兼顧整體進度,也尊重老師的安排,只是覺得稍微可惜了一些。若未來能在制度上為資優學生預留更有彈性的學習空間,或許能讓這些孩子在課堂中獲得更多挑戰與成長的動力。
格致中學的傳統制度與日常
靜坐
格致有一個延續多年的傳統──上課前靜坐三分鐘。靜坐時教室會關燈,保持安靜,有些老師會稍作引導,有些則比較形式化。Summer說,大家都不太喜歡靜坐,覺得那幾分鐘沒什麼用。但我反而認為,這些看似重複的小習慣,其實是一種基礎的心靈訓練。
一開始,孩子們或許不明白「靜坐」的意義,也不知道什麼是「覺察」,但隨著時間的累積,有一天他們可能會突然發現,自己能更快察覺內在的狀態,能在混亂中讓心靜下來。未來無論在課業、工作或生活裡,這樣的能力都會成為他們的底氣。
我想到自己念國中時,學校規定所有垃圾在丟進垃圾桶前,都要「減少體積」,塑膠袋要折得很小、紙箱要壓扁、甚至所有的垃圾都要剪成小塊再丟。當時我覺得這樣做很麻煩,但久而久之,這個習慣深深刻進了我的生活裡。直到現在,我仍會在丟垃圾前先縮小體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訓練,其實都在潛移默化中形塑我們的生活態度。
所以對我來說,靜坐不是多餘的形式,而是一個讓孩子學習「停下來」的練習。我認為,這樣的傳統很值得保留下來。
默書
書法
在格致中學,有一些傳統制度一直被保留著,例如「書法作業」。這在現代的國中其實非常少見。還記得國一剛開學時,Summer 對這項作業反應很大,覺得又枯燥又沒意義,寫出來的字簡直像鬼畫符一樣。沒想到經過一年多的練習,如今的他已經能穩定地寫出一首漂亮的書法作品。我從他的轉變中看到一種心境的成長──從抗拒到專注,從不耐煩到靜下心。我不會看不起這樣的傳統教育,相反地,我認為書法的確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種培養專注與心靈素質的好方式。
巡堂制度
學校每天有巡堂老師檢查上課紀律。Summer說她有一次不小心上課睡著了,還被巡堂老師叫起來,真的是很糗,想偷懶都偷懶不得(笑)。
三大競賽
學校會依「整潔、守時、守法」三項進行評比。若上課聊天或睡覺被抓到,會扣守法分。這制度雖然嚴,但確實讓班級秩序很好。
聯絡本
格致的聯絡本制度頗具特色。每週都有固定主題要寫,像是:
週二、週四:閱讀文章心得
週三:日記
週五:通常不用寫
週六:畫卡片或閱讀活動
週日:打勾確認弟子規任務完成
這些練習看似瑣碎繁重,但其實訓練了孩子的文字表達與時間管理。我發現Summer比以前更會用文字整理想法,也更懂得「日常反思」和「時間管理」的重要。 現在他信手拈來就是一篇短文,也更能在繁忙的課業當中把這些需要寫的短文和功課在時間範圍內做完。
校園競賽與創作文化
格致非常重視學生的創作與表現。幾乎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主題競賽,像是各節慶海報與布告欄設計、書法比賽、AI設計與電繪、各類語文競賽(字音字形、朗讀、作文、閩南語、客語)、輔導處的「格致心」徵文活動。得獎學生除了會被刊登在《格致青年》月刊上,也能獲得嘉獎記功。這讓學生除了學業,也能在其他各類表現上獲得肯定。
混齡校園
格致的高中部與國中部共用校園,沒有分隔,但孩子說「從沒發生過衝突」。學校整體氣氛穩定,紀律明確。
校園福利社
孩子特別開心的一點是「學校有福利社!」這真的是很多國中生的快樂來源(笑)。課間能買些小點心或飲料,是國中生活中的一點小確幸。但是媽媽覺得這不重要,因為孩子通常都是去買垃圾食物(笑)。
結語
這一年多來,我最大的感想是:格致是一所制度嚴謹、老師用心、學生學習動力強、低調樸實的學校。我認為,這樣的環境非常適合那些能夠遵守規範、動作快、願意配合學校節奏的孩子。格致的作業量不算少,進度也偏快,如果孩子本身自律性高、能夠有效管理時間,那麼在這裡會成長得很好。
但若孩子的學習步調比較慢、個性有自己的一套節奏或想法,可能就需要多一點思考。我自己也還在觀察,未來是否要讓兒子念格致。因為他的學習方式很有個人風格,常常會走非主流路線,但學習成果也不差。只是我覺得,這樣的孩子在制度較緊密、進度快的環境裡,可能會比較辛苦。
所以,我會建議家長在考慮學校時,除了看升學率與課程安排,更要思考孩子的特質與學習方式是否真的適合。學校沒有絕對的好壞,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能讓孩子自在發揮、穩定成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