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上課容易分心、常常坐不住時,常常第一個反應是:「我的小孩是不是過動?」甚至會把責任怪在孩子身上,覺得他就是「不乖」、「故意搗蛋」。其實,孩子的行為往往背後都有原因。臨床上很多看似「過動」的狀況,其實可能跟營養缺乏、睡眠不足、過敏原刺激、生活型態息息相關。
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研究證據與日常觀察,帶父母一起了解孩子的專注力問題,不只是責怪孩子,而是用更全面的角度來理解與陪伴孩子變得更好。
為什麼小孩會過動坐不住
營養不足
過動其實和飲食有很大關係。過去的孩子雖然物質不多,但常常吃到「原形食物」—米飯、青菜、雞蛋、魚、豆製品,這些食物幾乎沒有經過加工,營養素完整。現在的孩子:生活富裕了,但餐餐外食、常吃餅乾糖果、飲料和速食,加工食品佔大部分。看似吃得很豐富,實際上卻缺乏了很多關鍵的微量營養素。再加上現代農地長期施肥、過度使用農藥,導致蔬果的營養密度比不上過去,孩子就算有吃青菜水果,營養素也可能不如以往。營養不足成了現代孩子「隱形的問題」,進而影響到情緒穩定與專注力。
睡眠不足
孩子「睡不飽」是最常見卻最被忽視的原因。小學生至少需要 9–11 小時睡眠,青少年則需要 8–10 小時。然而,現在孩子晚上看電視或滑手機,加上補習班和課外活動,很多孩子每天根本睡眠不到 8 小時,白天怎麼會穩定?上課坐不住、容易衝動、沒耐性,這些類似「過動」的表現其實是大腦疲勞了。
過敏原刺激
另一個常常被家長忽視的,就是食物不耐、慢性過敏。孩子如果吃到會引發慢性過敏的食物,身體不會有急性過敏症狀,可能會產生慢性發炎,影響腸道與大腦的連結,進而造成情緒不穩、專注力下降。👉 我在另一篇文章 你以為是小毛病?過敏、脹氣、偏頭痛、情緒起伏可能是食物不耐!認識慢性過敏原檢測,詳細分享了常見過敏原與健康的關聯,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參考這篇。
我也是帶了兒子Ray去檢測後才發現,原來他對許多種子類和豆類都過敏,我居然還天天打他有重度的過敏的黃豆豆漿給他喝,簡直是讓他的過敏性鼻炎還有濕疹雪上加霜啊。Ray平常就有坐不太住、過度好動的現象,收到他的過敏原報告後,我大幅幫他做了飲食和生活形態調整, 過敏性鼻炎有逐漸趨緩,異位性皮膚炎也沒有再復發。
家長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皮膚癢,你的心情會安定嗎?肯定不會。所以,了解孩子有沒有食物不耐的問題,是解決過動問題很重要的一步。
過動的調整:適當的營養補充
維生素D
維生素D不只是骨骼健康的重要營養素,它還參與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與調節,像是多巴胺與血清素。許多研究顯示,維生素 D 水平偏低的孩子,專注力問題與情緒起伏會更明顯。而維生素 D 的吸收又與鈣有關,兩者在體內是互相協作的。
✅ 攝取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鮭魚、沙丁魚、蛋黃
✅ 可考慮適度補充維生素 D 的營養品
鈣
鈣是神經訊號傳遞不可或缺的元素。對於正在發育中的孩子來說,穩定的鈣攝取不僅有助於骨骼成長,也能支持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但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兒童鈣質攝取不足的情況相當普遍,這些情況可能導致孩子出現睡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影響其日常生活和學習表現。
魚油 Omega-3 脂肪酸(EPA)
研究顯示,Omega-3 尤其是 EPA 的比例較高時,對改善 ADHD 孩子的行為表現、專注力與情緒穩定,可能更有幫助,因為EPA 在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能降低發炎,讓神經系統更穩定。 如果孩子平常很少吃魚,或挑食不愛深海魚,魚油補充就顯得更重要。家長可以特別挑選 EPA 含量較高的魚油。
鐵、鋅、鎂等礦物質
缺鐵可能導致貧血與腦部供氧不足,影響專注;缺鋅會干擾神經傳導;而鎂則和放鬆、睡眠品質密切相關。孩子如果常常情緒急躁、容易焦慮,很可能也和這些礦物質不足有關。
⚠️ 提醒:在考慮補充營養品前,建議先諮詢兒科醫師或營養師,確認孩子的營養狀況與需求,避免不必要或過量補充。
過動的調整:建立規律作息
每次要讓孩子上床睡覺時,全天下的孩子都會說「我還不想睡!」但是,依照孩子的生理需求,他們其實需要達到一定的睡眠時數。小學生至少需要 9–11 小時睡眠,青少年則需要 8–10 小時,才能維持白天的專注力和情緒穩定。有時候孩子硬撐,眼神會透露出明顯的呆滯與疲倦。
作為父母,我們必須有所堅持。一旦建立起固定的作息規律,孩子之後就不會反反覆覆地說「我不想睡覺了」。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反覆抗拒,往往不是因為任性,而是因為大人的規則不明確,甚至朝令夕改,造成孩子困惑。要孩子穩定作息,大人自己先要有原則,堅持規律的睡眠時間,孩子才會慢慢學會遵守作息,而情緒與專注力也會因此更穩定。
過動的調整:避免慢性過敏原
孩子很多事情都還不懂,也無法清楚表達自己哪裡不舒服,所以常常透過一些細微的症狀來表現:例如皮膚癢、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甚至情緒躁動或專注力下降。家長必須格外留意,觀察孩子的身體與情緒訊號。
在必要時,可以考慮自費做慢性過敏原檢測。我之前帶孩子去做的是225項的急慢性過敏原檢測,大約 $12,000 元。醫院不會用健保資源幫你一次抽這麼多項目,所以必須自費。如果孩子出現嚴重的注意力不集,建議家長可以考慮做這項檢查。透過檢測結果,家長可以針對食物的輕、中、重度過敏,採取不同的對應措施,像是調整飲食、避免特定食物,或在必要時與醫師討論其他管理方式。
後記:陪伴與理解比糾正更重要
作為父母,我們必須對孩子有耐心。我自己在得知Ray對那麼多食物過敏後,才真正理解原來他體內其實有非常多的衝突正在發生。許多食物在他身體中引起慢性發炎,這也解釋了他為什麼會那麼皮、坐不住。
所以,大人不要只是責罵孩子。很多時候,孩子也不是真的故意不聽話,而是身體和情緒在表達他們的不舒服。既然是我們把他生下來,就應該陪伴他、理解他,並幫助他建立最健康、最舒適的生活方式—從飲食、睡眠到作息,甚至是對過敏原的管理。當父母願意耐心、持續地陪伴,孩子的專注力與情緒穩定也會慢慢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