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篩檢的新選擇:你需要做癌症基因檢測嗎?


談到「癌症篩檢」,多數人會想到乳房攝影、大腸鏡、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等檢查。
近年來,隨著基因科技進步,出現了一種能在你還沒生病前,就預測終生癌症風險的方式—癌症基因檢測。它不是用來確診癌症,而是分析你的 DNA,評估你是否帶有與癌症高度相關的基因突變,幫助你提前做好預防與健康管理。但問題來了,癌症基因檢測真的有必要嗎?誰適合做?對生活又會帶來什麼影響?以下帶大家詳細了解什麼是癌症相關的基因檢測、項目有哪些、以及哪裡可以做。

什麼是癌症基因檢測?

癌症基因檢測(Cancer Genetic Testing)是一種檢查 DNA 的方式,透過血液、唾液或組織樣本,找出是否有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這不是一般健檢的抽血,也不是腫瘤指數檢查,而是直接檢查「基因密碼」裡有沒有高風險的訊息。

癌症相關的基因檢測種類

癌症相關的基因檢測種類依照檢查的範圍和精細程度有以下的不同:

1️⃣ 針對「已知問題」的基因檢測:

這類檢測通常用於醫師懷疑你可能有某種基因突變,就直接檢查那一個。舉例來說,家族中若多位女性罹患乳癌,醫師可能會建議檢測BRCA1/BRCA2基因,因為該基因與乳癌、卵巢癌最相關。優點是檢查速度快,費用較低。但只能檢查這個基因,無法知道其他潛在風險。

2️⃣ 大範圍檢查,例如次世代定序(NGS):

能一次性同時檢測數十至數百個與癌症相關的基因變異。在癌症治療的應用上,針對大腸癌的病患,NGS能幫助醫師找到特定的驅動突變,例如檢測 KRAS、NRAS、BRAF 突變以決定能否使用抗 EGFR 標靶藥、檢測 MSI-H/dMMR 預測免疫治療反應選擇相對應、專一性高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精準阻斷癌細胞生長的信號,降低副作用。次世代定序檢查的優點是較全面,但費用通常高出許多。

3️⃣ 液態切片(ctDNA):

ctDNA和癌症基因篩檢雖然一樣用到基因檢測技術,但它的目的和前面兩種基因檢測完全不同。它是用抽血偵測血液中是否有來自腫瘤細胞的 DNA 碎片,用來判斷「當下體內是否可能有癌症」,主要應用在已罹癌患者的治療追蹤與復發監測。它無法告訴你一輩子的罹癌風險。因為用液態檢體就能達到和固體組織切片相近的檢驗功效,所以叫做「液態切片」。

人體細胞死亡或遭破壞後,細胞內的 DNA 會釋出並斷裂成許多片段,像水漂落葉般順著血液循環流動。漂流的 DNA 中混有一部分來自死亡癌細胞的 DNA,故稱為循環腫瘤 DNA(circulating tumor DNA,簡稱 ctDNA),目前技術已可準確分離、讀取 ctDNA。但是,ctDNA對早期癌症靈敏度不足,早期癌症通常血液中的 ctDNA 量極少,可能會驗不到,出現假陰性,故不建議ctDNA當作健康檢查選項。

癌症腫瘤標記檢查有效嗎?跟癌症基因檢測有什麼不同

很多健檢中心會在套餐裡放「癌症腫瘤標記檢查」,例如 CEA(大腸癌相關)、AFP(肝癌相關)、CA‑125(卵巢癌相關)、PSA(攝護腺癌相關)等等,常被列為防癌健檢中的抽血項目之一,原則上它是偵測血液中腫瘤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或是病患身體因應腫瘤存在而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這些檢查的靈敏度其實不高,早期癌症可能完全驗不出異常。特異性也不夠,數值高不代表一定是癌症,可能只是發炎、感染、良性腫瘤或其他非癌症原因。事實上,腫瘤標記檢查在臨床上主要是用來治療後追蹤,對於健康沒有症狀的人,腫瘤標記檢查參考價值很低,更多時後甚至會帶來不必要的擔心與額外檢查,有些人看到數值稍高就很焦慮,但最後發現是虛驚一場。

誰適合做癌症基因檢測?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以下族群最值得考慮:

✅ 家族史明顯者:家族中多人罹患同一種癌症
 早發性癌症家族史親屬在 50 歲前就罹患癌症
 已確診癌症者,想了解是否屬於遺傳型,幫助選擇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
 醫師建議的高風險族群
 想積極管理健康的自費健檢族
 沒有症狀,但希望長期掌握癌症風險

遺傳性癌症基因篩檢適合用來判斷「終生風險」,並幫助高風險族群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調整生活方式、增加篩檢頻率等,不是用來偵測當下是否有癌症。如果是想偵測是否有早期癌症,高品質影像檢查,如乳房攝影、大腸鏡、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 LDCT,反而有更充分的科學證據支持是更好的工具。

另外,也想要邀請您先思考,平常自己的個性是不是屬於較容易擔心、焦慮的人?拿到報告後有沒有可能會放大解讀,擔憂結果,反而影響了你的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如果是,那麼也許可以考慮一下是否真的要做。

如果你目前健康狀況良好,家族裡也沒有早發性癌症的病史,其實沒有必要一定去做。

尤其如果你的生活型態已經很健康,有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不抽菸少喝酒、維持理想體重,那這份報告對你來說,也許不會帶來太多額外幫助。但如果你覺得檢測結果能讓你更有動力持續健康生活,並且不會對心情造成過大影響,那麼這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工具。有時候,比起檢測,好好過生活、享受生活、維持身心平衡,反而是最有力的抗癌方法之一。

台灣哪些機構提供癌症基因檢測,費用多少?

癌症基因檢測通常不會出現在一般健檢中心的標準套餐,因為基因檢測需要專業的分子實驗室與分析團隊,並不是一般健檢中心現場能完成的,檢測結果可能涉及家族遺傳與醫療決策,通常要由醫師或遺傳諮詢師說明。

原則上,只要是醫學中心等級以上的醫院,有腫瘤科或臨床基因檢測中心,通常都能提供癌症相關的基因檢測服務。臨床上通常針對治療需要,醫師才會安排做癌症基因檢測(如確診癌症後的選藥),因健康檢查主動要做基因檢測,通常需要自費。不同醫院檢測項目與費用不同,建議先與醫院確認細節,檢測的費用約落在數萬元左右,小範圍檢測當然就相對便宜。

以下提供幾個可以做癌症基因檢測的機構:
✅ 掛醫學中心的血液腫瘤科門診,都可以先初步諮詢醫師該院檢測安排方式

結語:當用才用,讓癌症基因檢測發揮最大的價值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高風險的族群,找對方法提早知道風險、提早行動,甚至幫助整個家族遠離疾病。如果你考慮檢測,先掛號諮詢醫師吧!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測方案,並做好心理準備與後續計畫,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價值。

▶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健康相關文章,歡迎造訪健康新知專區
▶ 關注Serena歡迎追蹤IG請私訊跟我說一聲你是從部落格來的喔,我會很開心收到你的訊息)
▶ 預約健康講座、合作洽談歡迎填寫表單  

若您有任何健康上的疑慮或不適症狀,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意見或諮詢合格醫療人員,本文不構成醫療建議,詳見免責聲明本文歡迎社群分享,如需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繫,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與原文連結。Serena The Health Coach保留著作權 Copyright © 2024 Serena The Health Coach


Serena The Health Coach

✢ 美國ACE認證健康指導教練、企業健康講師 ✢ 熱衷分享健康快樂新知、正向教養心得,進而幫大家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