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精製糖與碳水化合物攝取
癌細胞特別依賴葡萄糖(也就是血糖)來快速增殖,非常愛吃糖,因此糖分與高升糖碳水(像是白飯、白麵、甜食)吃太多,會造成血糖劇烈波動,對癌細胞來說是溫床。臨床上,正子斷層造影(PET掃描)就是透過注射帶有標記的葡萄糖,讓醫生看到哪裡的組織吃糖特別兇,就是靠癌細胞會大量攝取葡萄糖來定位的。
因此,攝取過多精製糖或高升糖食物,血糖長期偏高,就像給癌細胞送暖,加速它們成長。對癌後照護來說,穩定血糖、減少糖分與加工碳水的攝取,非常重要!這不代表你要完全不吃碳水,而是選擇低升糖指數的碳水來源,建議用「未加工的原型食物」取代精製品,例如用糙米、地瓜、藜麥取代白飯。飲料盡量喝水或無糖茶,少喝手搖飲。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與固定空腹時間
現在有越來越多研究在談「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間歇性斷食簡單的說就是「限制進食時間」(Time-restricted feeding),例如每天只在8小時內進食,其他時間禁食,這種飲食方式對癌症康復者也有潛在好處。
但其實不需要做得太激進,只要讓身體每天有12~14小時的進食空窗期,就可能對修復機制有幫助。例如:18:00吃完晚餐,隔天早上8:00再吃早餐,就是14小時。
這背後的機制可能與穩定血糖、降低慢性發炎、調節胰島素有關,也可能讓細胞有更多時間修復自己。但是,實施前間歇性斷食前建議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尤其若你還在治療期間或體重過輕的狀態。
✅ 深綠與彩色蔬菜(菠菜、芥藍、紅甜椒)
✅ 富含好油脂的堅果與橄欖油
✅ 高品質蛋白質(如雞蛋、魚肉、大豆)
✅ 抗氧化水果(如藍莓、奇異果)
這樣的飲食能幫助身體更有效啟動自癒力,斷食的效果也才不會高升糖、高加工飲食給抵消。
規律運動:走路就很有力量
很多人以為運動要激烈、流很多汗才有效。但對癌症康復者來說,關鍵是「持續性」,而不是強度。對癌症康復者來說,穩定且溫和的運動反而最適合。像是每天快走30分鐘、騎腳踏車、游泳,都是不錯的選擇。剛開始體力不足的人,可以從10分鐘開始,慢慢累積。
補充抗氧化營養素—飲食為主、必要時輔以營養品
薑黃素(Curcumin)
具有抗發炎、抗氧化、具抑制癌細胞生長潛力。建議劑量:約每日500–1,000mg。
綠茶萃取物(EGCG)
具有抗氧化並可能抑制腫瘤新生血管潛力。建議劑量:每日300–500mg EGCG,不建議空腹服用。
維生素D
幫助免疫調節,血中濃度過低與多種癌症復發率較高有關。建議先抽血檢測25(OH)D,再依狀況每日補充1,000–2,000 IU,或依照醫師建議補充。有些功能醫學或整合醫學醫師則建議,癌後族群可以將濃度維持在 50 ng/mL 左右,會更具有保護性。建議補充一段時間後(例如三個月),可以再抽血追蹤,避免過高或過低。
提供 iHerb 上的產品,給有需要的人參考:Thorne, 維生素 D-1000,90 粒膠囊【iHerb優惠折扣碼MII9903】
⚠️ 服用營養補充品前,請記得詢問你的醫師或營養師是否適合你目前的狀況。任何補充劑都不應取代正規治療或飲食,而是在良好飲食與生活方式基礎上的輔助工具。
照顧情緒與壓力,就是照顧免疫力
很多人以為抗癌只是醫療的事,但其實情緒管理是抗癌和預防癌症復發很重要的一塊。慢性壓力會影響免疫系統、內分泌與修復能力。照顧自己的情緒,可以從這幾件小事開始:
✅ 學會說「不」,對自己好一點,不把自己逼到極限
✅ 和信任的人或心理諮商師談談內心的不安
良好睡眠—最被低估的癌後保養法
結語
你不需要一次做完全部的改變,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可以選一項開始,慢慢建立新的生活節奏。只要你每天都在為身體做出一點點健康的選擇,那些努力,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發揮力量。
如果你希望在癌後康復階段有更全面的身體調理與支持,可以參考「功能醫學」。功能醫學醫師和治療疾病的一般科別醫師不太一樣,他們更擅長利用檢測評估健康狀況,用營養品的介入、生活型態調整和飲食建議,讓身體體回復成原有的健康狀態。但是可惜的是,健保目前沒有給付預防醫學治療,功能醫學門診大多都需要自費。